打印

今天对着touch aero发了一顿感慨。联想到硬件钱包,一样一样一样的啊。

好产品,特别是高性价比的产品,很难有高市场占有率,甚至连生存下去都很难。

道理很简单,也很无奈,因为是市场经济。

市场经济,貌似消费者有完全选择权。道理和民主选举一样,貌似投票人有完全选择权,实际上每一张选票都是花钱买来的。

消费者能够选择一个商品,至少需要3个基础条件:1知道2买得到3评判标准

1 知道

除了教育、房产、医疗等可能影响一生的消费,消费者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去主动寻找供应商;对于普通消费品,甚至包括价值很高的汽车,消费者都没有时间去主动知道供应商和产品,他们都是被动知道的-通常意义上理解就是广告。

当然商业上有一个更高大上的说法--消费者接触点。以汽车为例,除了广告,还有植入广告--电影中出现的汽车、周边用户--马路上跑的汽车、朋友推荐。

简而言之,消费者接触点=广告+市场占有率。

广告是要花钱买的,而且非常贵。而市场占有率是既往经营的结果,很难短期内改变,会导致马太效应。

这里解释一下马太效应:科学家对各种基因变异做过长时间统计学分析(如各血型占人口的比例),发现具有非常好的长时间稳定性,即比例高的会一直高,比例低的会一直低。但是在商业上很不幸,比例低的由于固定成本不低,很容易亏损,所以更容易被淘汰。因而反过来导致市场占有率高的商家占有率进一步提高。

也许你会提互联网,但是很可惜,由于信息爆炸,互联网并不能解决被动知道的问题。即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什么。互联网只是一个全新的广告平台而已。

2 买得到/接触得到

比如你去饭店,要王老吉,服务员给你上来一罐加多宝。由于商品种类实在太多,而商家的商品库存空间有限,所以商家必须做出筛选,而这种筛选变成了一种权力--从供应商掠夺利润的权力。所以,可获得性是需要铺货的,每一个购买接触点的进入成本和维护成本都非常高。

所以,结论又是马太效应。只有市场占有率足够高的商品,才能养得起购买接触点。而市场占有率低的,由于养不起购买接触点,进一步丧失销售额,导致生意失败。

这里我要提互联网了。互联网+快递公司,极大的降低了可获得性成本。这种降低是分行业的。比如饭店喝饮料的问题,互联网还是很难解决。另外互联网把传统的购买接触点分为了2个部分:可接触性和可购买性。(在商家,能接触才能买,能买了肯定能接触,是一体的)。互联网提供了极佳的可购买性,但是其实根本没有提供可接触性。

对于之前已经购买过的商品,消费者不需要可接触性,可以直接在互联网购买。而对于之前没有购买经验的商品,消费者因为没有可接触性,所以不大敢在互联网购买。于是,这里又导致了马太效应。

3 评判标准

知道了,也接触了,也能买到,消费者就一定买吗?消费者的”仓库“,空间也是有限的啊,他们也需要筛选啊。筛选标准不一定是利润最大化--便宜,但是一定要有标准。

关键问题是:评判标准是从哪里来的呢?

这个道理和第一条是一样的。除了关乎一生的决定,人们没有时间去研究。所以,貌似消费者主观能动性的评判标准,一半来自不怎么靠谱的本能,一半来自社会的灌输。

先说不怎么靠谱的本能。有很多很多著名的实验。举2个:

实验1。同样多的冰激凌,用一个大杯装,装了半杯;和用一个小杯装,上面一个高高的尖。你选择哪个?回答是后者

实验2:两套杯子。一套是48个,坏了12个,一套是24个,全好的。你选择哪套?回答是后者。

不靠谱吧?

然后,社会的灌输,比如什么面子啦,便宜没好货拉,要相信正规大品牌拉,等等。当然,其中有大量标准是商家花广告费灌输给你的。

所以,符合”标准“的,要不就是并不满足你真正需求的东西,要么就是被商家洗脑后的傀儡选择。

于是,消费者买到的:要么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烂货,要么是赢家通吃的马太效应。

 

 悲观的结论:

有一句至理名言,套用以上3条,知道的人不多,接触的不多,接收的更不多:营销是邪恶的。

一个商品,其使用价值应当是其核心功能。比如饮料就是为了解渴、好喝,顶多再加上降温、补充能量等功效。但是,营销以销售额最大化为目的,把商品包装的面目全非,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消费者非常买账,比如”怕上火喝王老吉”。(这里啰嗦一下啊,注意措辞,不是上火喝王老吉,也不是预防上火喝王老吉,而是“怕”上火喝王老吉,说白了就是为了满足心理需求,和"怕死买保险”本质上是一样的。)。

营销是需要巨大的成本的,除了外部的成本,内部的营销策划和营销管理人员的成本都是极高的。而另一方面,市场对一个商品的价格是有接受限度的,或者说,市场不会接受营销成本溢价(当然奢侈品除外)。所以,供应商只能通过压低成本的方式,来确保自己的利润。

还是以饮料为例,市场上10%浓度的果汁饮料和100%浓度的果汁饮料售价基本是相同的,区别是10%饮料的广告做的铺天盖地,销售量很大,很赚钱;而100%浓度的饮料广告很少,销售量不大,商家也很不赚钱。难道10%的饮料比100%的饮料更有使用价值?你信吗,反正我不信。

有逆转吗?有的。便是消费者通过其知识、阅历和独立思维能力,直击商品的核心功能,这个有一个高大上的词--品味。

其实中国人在某一方面特别有品味--吃。相比老外,就连最屌丝的农民工品味也要高出几百个层次。中国人吃东西绝对不是人云亦云,随波逐流。特别善于针对自己的味蕾独立思考,敢于尝试。而且,在原材料方面堪称专家,对于各种食材的防伪防毒等具有极其深刻的知识储备。

那么,在其它方面依然可以发扬光大这种精神。

通过“品味”,不仅仅是个人节省了冤枉的营销费用,而且促进了有价值商品的生存与发展,另外,通过品味反作用于世俗标准,遏制商家的营销空间。

 

 

 

 

分类:百科杂谈
点击数:55000